骨折后为何易患骨质疏松?_骨科疾病_科普常识_广州宏韵中医馆

当前位置:科普常识 > 骨科疾病 >

骨折后为何易患骨质疏松?

  骨折,是骨骼受到外力冲击或应力超过其承受能力而断裂、破碎的一种常见伤害。不少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在经历骨折后的一段时间里,身体并不只是忙于修复骨头,更在默默破坏着骨骼结构。究竟为何骨折后会容易引发骨质疏松呢?

  骨质疏松,又被称为“脆骨症”,是骨骼组织量减少、骨骼结构疏松、骨密度下降的一种疾病。尽管我们知道骨折并不是骨质疏松的直接原因,但事实上,骨折后的骨骼成为了骨质疏松的高风险群。

  首先,骨折造成骨骼脆性增加。骨折后,骨骼受到了严重的损伤,骨质下降和断裂不可避免。一旦骨骼损伤,人体为了修复骨折部位将会增加活跃的骨细胞活动。然而,不幸的是,活跃的骨细胞有时会对其他健康的骨骼结构产生负面影响。新生的骨细胞优先修复骨折处,而忽略了其他部位的健康骨骼,导致骨密度下降和骨骼脆性增加。

  其次,骨折会限制生活活动并导致肌肉废用。当发生骨折后,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康复期,甚至可能需要镶钉、手术固定等治疗。这一过程中,肌肉在骨折部位周围会长时间处于废用状态。肌肉的萎缩使少数运动引起的挤压力和拉伸力减少,骨骼压力也随之减小。长时间的废用状态,肌肉力量减弱,会进一步加速骨质疏松的发展。

  此外,骨折后的骨骼易受感染。骨折过程经常伴随着皮肤撕裂和开放性伤口,骨折部位无法有效抵御外界微生物的入侵,容易发生感染。感染会引起炎症反应,进而产生一系列细胞因子和信号分子,对骨骼结构产生负面影响。炎症反应不仅会抑制骨细胞的正常功能,还会破坏骨骼结构的完整性,导致骨骼组织受损和骨质疏松的发展。

  骨折后容易引发骨质疏松的问题,既与骨折本身造成的骨骼结构破坏和脆骨风险增加有关,也与长时间的康复期、肌肉废用和感染等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康复期间,患者需要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负重,有效促进骨骼的修复和新生。同时,应严格管理伤口,预防感染并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炎症反应对骨骼的损害。

  总之,骨折后易发生骨质疏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骨骼结构的损伤和脆性增加、肌肉废用和感染等因素。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和处理骨折后的骨质疏松问题。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和适当的伤口管理,有助于促进骨骼修复,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提高骨折后的康复效果。

疾病栏目 更多
扫码关注公众号

春夏养生/秋冬养阴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弘扬中医文化 华夏国粹 传承经典

线上挂号 让看病变得简单    xml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22 guozongzhongyi.com 版权所有